移动端

您现在的位置:兴旺宝>纺织机械网>资讯列表>从郑纺机钳台到芬兰课堂:工匠李会东的“数智”求学之旅

从郑纺机钳台到芬兰课堂:工匠李会东的“数智”求学之旅

2025年11月22日 13:46:23 人气: 5968 来源: 郑纺机
  近日,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牵头组织的“鲁班学艺——中国工匠人才赴芬兰培训团”圆满完成系统培训。此次培训,搭建起国际技能交流的桥梁,为我国制造强国战略注入了鲜活的国际经验,推动新时代工匠精神在全球化视野中焕发新活力。郑纺机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钳工高级技师李会东作为参训一员,不仅打开了国际视野,更完成了从“传统工匠”到“数智工匠”的理念蜕变,为我国制造业一线技能人才的成长写下生动注脚。
 
  本次培训聚焦“绿色能源技术与可持续发展”核心主线,由芬兰多所大学教授携手知名企业联合授课。培训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,系统理论课程覆盖企业数字化转型、绿色制造、智能技术应用、安全管理体系等关键领域,4家标杆企业的实地参访更让工匠们直观感受前沿制造模式。
 
  18年“老钳工”的“新困惑”:在转型浪潮中寻找突破
 
  
       “拿起锉刀能精准打磨零件,可面对自动化设备的数字界面,却常常力不从心。”谈及培训前的状态,李会东坦言,随着企业智能化转型加速,他曾陷入“技能天花板”的困境。18年的钳工生涯里,他凭借手感与经验成为车间里的“技术大拿”,可当数字化测量工具、智能运维系统走进车间,传统技艺与现代制造的碰撞,让他第一次意识到:新时代的工匠,不能只守着“一技之长”。 正是这份对突破的渴望,让李会东格外珍惜此次芬兰培训机会。他跟着教授学习企业数字化转型理论,仔细记录LCA生命周期评估工具的每一个操作细节;走进实训企业生产车间,向工程师请教99.9%废料回收闭环管理的实现方法;课间休息,他也拉着同行交流,把“以客户为中心”的服务理念,转化为适合郑纺机生产实际的思考。
 
  芬兰课堂的“三大启示”:重塑工匠的思维坐标系
 
  “这次培训让我突破了18年传统钳工的技能局限,实现了从‘传统工匠’到‘数智工匠’的思维跨越。”李会东的感悟道出了参训工匠的共同心声。此次培训带来的三大理念革新,为他打开了职业发展新空间。
 
    
       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,李会东认识到环保需贯穿生产全链条,未来将把节能降耗融入零件加工、设备运维等每一个环节,让节能环保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创新成果,让绿色生产理念普及到广大技能人才队伍;协同创新理念让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李会东深刻体会到,跨领域“生态协同”远比“单打独斗”更高效,通过联合电气控制、数据分析等多领域人才,搭建“问题导向+多工种协同”的创新机制,可破解更多生产瓶颈;数据驱动理念则推动传统经验型技能向精准化转变,借助数字化测量工具,让多年实操经验转化为可量化的标准体系,通过收集和分析创新攻关项目中的实际数据,真正让数据成为精准加工、创新突破的“硬支撑”。
 
  带着“新本领”回归:做制造业转型的“传火者”
 
    
       此次芬兰培训既是一次技能充电,更是一场使命传承。全国总工会组织“鲁班学艺”活动,正是践行制造强国战略、培育大国工匠的重要举措。“培训不是终点,而是把先进理念带回家乡、带进车间的起点。”李会东深刻认识到,新时代工匠精神既要传承鲁班“精益求精”的传统内核,更要融入“精准化、数字化、可持续化”的现代理念。把所学所悟转化为工作实效,带动团队技能整体提升,为企业培养更多“懂技术、会创新、敢担当”的技能人才。他希望用自己思想观念的转变,带动更多一线技能人才突破局限,一起为我国纺织机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、为振兴纺机战略的落地落实注入源源不断的匠心力量。
 
  素材来源:加工制造部、党委工作部
 
  编辑:朱起锋
 
  主编:赵   轩
全年征稿/资讯合作 qq:1097660699@qq.com
版权与免责声明
1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兴旺宝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兴旺宝,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,https://www.xwboo.com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、技术文章、资料下载等内容,如涉及侵权、违规遭投诉的,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,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。
3、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4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